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新闻中心
新形势下我国花卉苗木产业要如何创新发展?
近几年,我国花卉苗木产业进入转型调整期,在新的发展机遇下,花木产业如何应对挑战,行业人士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近日在北京举办的生态园林建设与苗木产业高峰论坛上,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启翔为参会人员深入分析了我国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状况、面临的新机遇、新形势对花卉苗木水平的要求、产业如何创新发展等,为行业人士提供了参考建议。
张启翔介绍说,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花卉苗木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2015年生产面积达到约130万公顷,从2011年开始,产业进入调整转型与创新发展时期。花木产业在转型期呈现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提质增效、整合重组等特点,调整的态势表现为有升有降、发展趋缓、调整明显、总体稳定。130万公顷的花卉苗木生产面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
花木产业发展至今,只有4-6种树木成为我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华南及西南地区数百个城市的骨干树种,城市逐渐丧失植物景观特色。120余种常用的花境材料中,90%以上是从国外引进的。5种常见的草花占据我国一、二年生草花用花总量的近25%,主要草花种类90%来自国外。
发展过程中,产业创新明显不足。张启翔介绍,新品种和新花卉总量少,缺乏突破性品种,难繁种类的关键技术依然没有重大突破,技术对产业的支撑不足,品种化、良种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花卉企业不足0.4%。
“我国花卉苗木产业一定要走特色发展之路。”张启翔说。我国原产观赏植物有7000多种,植物区系特有成分高,约有50%-60%本土植物为我国及邻近地区特有,包括约256个特有属、约15000-18000种特有种。拥有如此多的植物资源,加强特色花卉研发非常必要。花卉苗木产业要注重并加大新花卉和苗木种类开发力度,开发新发现的种或属,开发处于野生状态、尚未应用的种类。
花卉苗木产业要在理论、技术、品种、产品、品牌、服务等各方面进行创新。
对于科研院所来说,要加强花卉基础研究,重点解析重要观赏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加强花卉生态生理研究,为新花卉研发寻找突破口。
对于花卉苗木企业来说,要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培育,研发容器苗生产技术及标准化的产品。针对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生态绿化用水紧缺的问题,行业各方人士都可着力研发耐旱、耐盐碱花卉,筛选和定向培育耐旱观赏植物;收集和筛选高效生态修复植物。此外,花卉苗木企业还可多关注立体绿化对花卉苗木的需求。
花卉苗木企业可在花卉多样性与产品多元化方面进行调整,发展室外多年生花卉苗木如优良开花地被、长花期花卉、木本观果植物等;观赏针叶树、芳香花卉等;室内弱光花卉;保健花卉;盆栽组合;室内装饰花卉,还可开发花卉旅游。
此外,花卉苗木创新发展还要加强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研究,加强产业保障体系研究与建设,在政、产、学、研、用等方面联合协同创新。
(转自花集网)
上一条:台湾著名花艺设计师-李嘉伟
下一条:花卉园艺带领农民朋友致富